|
朱佳滨 |
朱佳滨,教授,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院长。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学(冰雪运动方向)学科带头人。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第六届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模范教师。现任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休闲体育协会教育与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
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课题项目子课题,国家体育总局、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黑龙江省重点教改课题等省部级课题。主编百佳专著,并参与编写著作10余部。分别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发表C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三等奖、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黑龙江省人文社科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
赵明明 |
赵明明,女,博士,博士后,医师、科室主任。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方向;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博士后。现任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学组常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老年康复学组 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评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机构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反搏分会老年病学组副组长、(副主任委员)、副组长(副主任委员)等诸多社会任职。
|
杨艳 |
杨艳,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传染性疾病副主任医师,广西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四级调研员。南宁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南宁市全球基金项目负责人、广西“预防艾滋病 健康进家庭”活动先进个人、全区卫生系统优秀宣传员。2012年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艾滋病综合防控与管理》(ISBN 978-7-117-15373-7)中的“第二章 艾滋病流行趋势和原因分析”作者,里面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统计方法对全球、中国、广西的艾滋病疫情趋势做出了专业分析,得到中国艾滋病防治首席专家在全国大会上公开点名表扬。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成果一等奖、著作类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作为制片人、专业顾问主导的防艾微电影《爱》获第20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优秀作品奖,本人获第20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国际学术成就奖,获得大会奖励个人奖学金,并邀请到大会做为时5分钟发言;微电影《爱》在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展播,并在世界专业领域范围内轮播5次。全区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突出成绩个人。
2015年经国家卫生计生委选拔、WHO全球基金总部面试,确定作为首次中国唯一代表赴WHO全球基金总部担任公共卫生/监测评估专家岗位借调工作。
|
岳贤锋 |
岳贤锋,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讲《篮球》、《体育旅游》等课程,研究方向为休闲体育(体育旅游)、篮球理论与实践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促进研究》、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基于“原真性”理念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中原城市群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河南省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网站建设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等省部级项目5项,参编教材2部;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获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5项、省级荣誉6项、校级11项。
|
赵伟 |
赵伟,1966年10月出生,教授,硕士,国际级毽球裁判,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主任。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高尔夫球项目编写组秘书长、河北省毽球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体育职业发展协会理事。
长期从事休闲体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组织培训了2000多名河北省公益和国家职业资格健身教练、滑雪教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主持过“河北省体育产业人才发展机制创新研究”等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6篇;主编、参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概论》、《高尔夫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高尔夫概论》、《高尔夫球俱乐部管理》、《高尔夫礼仪与文化概论》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通用教材六部教材。
|
杨乃彤 |
杨乃彤,教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职业院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负责人,东莞体育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团队负责人,曾获评河北省级“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优秀体育教师,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主持或作为主研人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近20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专业学术著作2部,主编国家级教材2部,获教育部及省市级科研奖励8项。
|
刘强 |
刘强,男,48岁,汉族,广西贵港平南人,中共党员,康复医学专业主任医师。目前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主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星湖门诊康复医学科主任。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常委、世界华裔医学会骨科康复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委员、中国骨科康复网讲师团讲师;广西残疾人康复协会副会长、广西骨伤病中医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委员会副主委、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学会物理与康复医学委员会常委;广西百色学院、广西职业卫生技术学院、广西老年大学客聘教授、任课教师,广西体育专科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编委。主持并结项卫健委厅课题三项,参与各类课题六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11篇,共同作者发表SCI文章一篇。

|
李琳琳 |
李琳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大众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任山东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带头人,休闲体育教研室主任,兼任山东省飞盘运动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户外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登山运动协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休闲体育专业学组常务理事。曾获山东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先进个人、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优秀服务队,以及各类赛事优秀裁判等荣誉称号。近五年,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5本,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9项,厅局级课题7项,院级课题7项;有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此外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
邹金辉 |
邹金辉,女,硕士,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助理研究员,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负责广西体医融合健康服务基地工作,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会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会员。于2009年至今主要从事全民健身相关科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状况调查、科学健身指导、全民体质与健康等,负责这些工作的整体组织、方案撰写、人员培训、数据采集、质量控制、报告撰写等。参与国家体育总局书籍《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糖尿病人群健身指南》《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儿童体态矫正指南》等书编写,多次参与省部级、厅局级课题研究,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现有关于《一种便携免洗电子肺活量计》专利一项。
|
李燕 |
李燕,女,汉族,1979年2月生人,民盟盟员,教授,博士后,省政协委员。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教育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省体育产业智库专家、省体育标准委员会委员、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
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体育产业、体育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北京对冬奥会助推京津冀城市群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高等院校体育通用教材4部。其所做的《我国冰雪产业消费研究》为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居民体育消费发展报告》提供了冰雪消费的数据支撑,并获得总局经济司31.5万元的经费资助。近三年代表作有《我国冰雪产业消费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对体育场地建设的影响及预测分析》、《冬奥会带动下京津冀冰雪产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京津冀全域体育旅游产业布局及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京津冀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的路径与措施》等。

|
谢惠蓉 |
谢惠蓉,教授,硕士生导师。前期主要从事体育历史与文化、体育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几年加入李琳琳主任的休闲体育教学研究团队,主要从事《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营销》、《创新思维》、《创业基础》、《体育文化》、《体育绘图》的教学工作。参与建设的《休闲体育概论》2021年获山东省一流优质课程称号,参与建设的休闲体育专业在2020年获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称号,未担任社会职务。

|
周为文 |
周为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学校卫生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营养流行病学调查、人群营养干预及营养科普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担任《中国学校卫生》编委、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营养监测与评价分会理事、广西营养学会理事。主持自治区级科研课题2项,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2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多篇。
|
韦武 |
韦武,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长期从事骨科方面疾病的治疗,尤其擅长脊柱疾病、脊柱疼痛、骨与软组织骨肿瘤方面的诊断及治疗。
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胸腰椎体结核,颈胸腰疼痛等脊柱方面疾病有丰富治疗经验,同时在骨质疏松症,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造诣,擅长使用微创方法治疗脊柱疾病。
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脊柱损伤与功能重建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数字骨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广西抗癌协会骨和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脊髓外科分会常委,广西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学会疼痛分会微创治疗学组委员,广西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在骨科核心期刊发表临床论文近20余篇,承担区市级多项科研立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2项,国家实用专利发明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