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学新闻

团学新闻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团学新闻 >> 正文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2022-12-15    浏览次数:

      根据共青团广西区委《关于开展2022年度广西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自评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对共青团深化改革的有关情况进行自评。经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审核和批准,现将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自评情况公开如下。


一、自评情况


(一)党建带团建具体机制


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格局,一体研究部署落实,团的工作和建设在学校党建工作考核中占比为10%。

二是学校党委在2022年期间,共召开3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团的工作和建设;由学校党委书记牵头听取共青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汇报2次。

三是学校党委指导共青团制定《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严格按照《中共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扎实推进“清廉体专”建设的十条措施》强化督导考核,对团组织和团干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防范化解风险或其他重大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

四是建立学生党员在基层一线为党做青年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机制,现有学生党员的支部数共24个,其中由学生党员担任团支部书记的团支部20个。


(二)高校团学组织体系


一是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会组织建设,并将学生会组织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整体规划,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学生工作部统筹负责,团委具体指导,宣传、教务、人事、保卫等部门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2022年5月校党委书记参加学生代表大会,听取学生工作专项工作,并牵头解决学生代表大会提案的相关问题。

二是校团委压实校、院团组织对学生会、学生社团指导管理的工作责任,完成社团联合会的改制,将其功能完全并入校团委社团管理部,每学期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联系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2次以上。

三是创新团的组织体系,激发班级团支部活力,下发《关于成立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各级学生组织功能型团支部的通知》,在各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普遍建立功能型团支部。

四是在遴选学生会骨干、学生社团负责人的过程中落实团组织前置把关、报同级党组织批准的工作原则,并在《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十九次学生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学院团委要依规依程序优先推荐班级和学生社团团支部委员担任学生代表大会代表,2022年班级和学生社团团支部委员担任学生代表大会代表比例超过80%。

五是校团委对团属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了统筹和创新,优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品牌,探索学生社团“一团一品”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精品化、品牌化、特色化。创新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第十四届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推动社团活动向技能型、专业型、创新型转变,实现学生社团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三)高校团组织书记履职


一是围绕“三力一度两保障”工作格局,修订《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岗位职责》,下发《关于建立各级团组织书记工作目标责任清单的通知》明确校、院系、班级团组织书记在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深化团学改革、全面从严治团等重点工作中的具体目标,并将开展情况作为2022年年终考核的量化指标。

二是坚决落实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于12月13日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的通知》,该项工作预计在12月下旬完成。

三是开展2022年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团委书记满意度评价,共收回问卷708份,问卷结果显示我校团学干部对于2022年度学校团委书记及校团委工作各项指标满意度平均值达到95%以上,我校学生对于2022年度学校团委书记及校团委工作各项指标满意度平均值达到70%以上,并将结果向学校党委进行反馈。


(四)团支部政治理论学习


一是着力增强团支部政治教育功能,推动理论学习规范化,每个校团委委员至少联系一个基层团支部,指导团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基本制度,我校开展率为100%。

二是学校团委根据团中央、团区委每学期发布学习指引制定学习计划,2022年组织我校249个团支部组织化开展4次集中理论学习,每次学习参与率均达到100%。


(五)社会实践


一是校团委统筹校内校外共青团组织资源,指导团支部规范开展校外考察实践、职业体验、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开展了“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喜迎二十大 青春志愿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返校开学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全年参与志愿服务学生累计4000余人次,服务群众累计20000余人次;我校共有团支部249个,有140个团支部独立开展了1次以上校外实践活动,覆盖率为56.6%,截止12月8日,71个团支部开展团员青年向城乡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行动,目前参与的团支部比例为35%。

二是修订《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第二课堂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管理办法》,在全校范围启用团中央“到梦空间”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实现第二课堂成绩单认定网络化,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稳步扩大“第二课堂成绩单”参与面,着力在价值应用上推动校内校外、团内团外相衔接。

我校“大学生志愿者‘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荣获2022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我校“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驻村志愿者服务队荣获2022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称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青空间’”服务团、“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入选2022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治区重点团队。


(六)精神素养和斗争本领


一是参与挑战杯等品牌项目,2022我校在“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再创佳绩,荣获3个金奖、2个银奖、9个铜奖。

二是下发《关于做好团支部书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的通知》明确团支部书记对于同学中涉及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心理健康、宗教活动等影响大学生成长和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信息应及时发现和报告。

三是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团员和“青马工程”学员的示范作用,在学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开设了《铭记伟大胜利,树立现代国防固观》、《弘扬廉洁文化、厚植清廉校园》等课程,引导团员青年勇于在生活中和网络上同一切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作斗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思想观念。


(七)团支部组织机制


一是牢固树立工作到支部、到团员的鲜明导向,强化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工作基本单元的功能,做到团员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由支部组织、政治骨干由支部推荐、团内荣誉由支部评议、帮扶对象由支部推选。

二是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团支部参与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下发《关于做好团支部书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的通知》,明确团支部书记对于同学中涉及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心理健康、宗教活动等影响大学生成长和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信息应及时发现和报告,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八)团学骨干政治举荐


一是落实“两个一般、两个主要”要求,建立接续培养机制,形成畅通有序、前后衔接的培养链条。2022年共发展新团员85名;规范学校2022年共青团“推优育苗”“推优入党”等双推优工作,加强对“推优”对象的教育和培养,截至2022年11月,“推优育苗”562人,“推优入党”103人,28岁以下新发展党员经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比例为100%。今年5月,我校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广西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19级体育与教育专业吴乐同学获评“广西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这是团区委授予全区基层团组织、团员的最高荣誉。

二是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质量,突出政治标准和理想信念教育,突出实践特点和基层导向,本年度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共计培养学员92人,青马工程学员中基层团支部书记、委员占比为70%。

三是分层分类开展团学骨干教育培训,做到校团委对学院团委书记培训全覆盖,共计开展培训2场;做到学校团委对新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校级学生会工作人员、学生社团团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共计开展培训3场;做到学院团组织对班级团支部委员、院系学生会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共计开展培训6场。


(九)工作支持和保障


一是校团委为单独设置,未合并或归属于到其他工作部门。

二是团组织书记未出现团组织书记出现空缺的情形,校团委配备团委专职团干编制5人。

三是学校团建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按在校生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按照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社团管理经费,2022年校团委工作经费为43万元,学校各单位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了大力支持,确保了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明确体育与教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体育经济管理学院明确1名辅导员为专职团干部,并参照主办干事享受绩效相关待遇,团干津贴、工作量核算等按照辅导员待遇落实。五是明确我校教师兼职团干在课时量上进行减免:教工团支部书记减免所在学院基本课时量的30%,其他支委减免15%,并在年度考核中对其从事团的工作予以认可,在职称评定中减免的课时量可以计算到年度课时量中。


二、存在的不足


(一)团支部集中理论学习开展有待进一步加强,2022年组织化开展集中理论学习不足6次。

(二)因专业局限性的问题,在国家级、省部级的共青团品牌项目参与率比较低,2022年仅参与“挑战杯”一项共青团品牌项目。

(三)因疫情原因,团支部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覆盖率为50%,覆盖率过低。

(四)对团学工作支持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我校目前学生总人数为12000人,专职团干岗位编制数未达9人,校级层面专职团干暂未按照辅导员待遇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聚焦团的思想引领,按照团中央、省级团委每学期发布学习指引,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加强对基层团支部的指导,力争每学年组织化开展集中理论学习6次以上,每次学习参与率达90%以上;

(二)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根据我校专业特点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团员参与希望工程、挑战杯、创青春、振兴杯、志交会等品牌项目,畅通青年人才成长路径。

(三)开拓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团支部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争团支部独立开展社会实践的覆盖率达到75%以上。

(四)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沟通,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逐步配齐配全配强各级团委专职团干数量,加强“专、兼、挂”团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校级专职团干部待遇的落实。


如发现上述自评情况存在弄虚作假,请向共青团广西区委学校部反映。共青团广西区委学校部监督邮箱tqwxxb@gxgqt.org.cn



附件: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