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指导下,我院于7月16日至22日组织部分思政课教师前往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开展暑期实践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专题报告、交流研讨、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在理论学习环节,著名长征史研究专家、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李俊教授作《红军长征在贵州》的主题报告。李教授系统梳理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脉络,重点讲解了血战湘江、遵义会议等关键节点,深入阐释了长征的原因、路线及其重大意义,为后续的现场教学和实地调研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在研讨交流中,各学校领队分别介绍了所在学校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基本情况及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我院党总支书记谢有长作交流发言,感谢贵州师范大学的热情接待与周到安排,希望以本次研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随后,老师们踏上“长征路”,开启红色追寻之行,进入现场教学阶段。在黔灵山参观蒋介石关押张学良、杨虎城的麒麟洞和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重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篇章,接受革命传统洗礼。走进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阴森牢房和刻满革命誓言的墙壁,映照出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令现场教师动容。在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山,老师们深刻理解了遵义会议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伟大转折”的里程碑意义,感悟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登上娄山关,于千峰万仞之间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以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与悲壮。在苟坝会议会址,老师们重走“毛泽东小道”,深刻感悟坚持真理和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驻足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之茅台渡口,老师们回溯红军当年在赤水河畔灵活穿插、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参观贵阳孔学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育人智慧。
研修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收获颇丰,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把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堂,提升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教师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拓宽教学视野,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前合影

在遵义会议议址前合影

在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前合影
审校:庞清 黄航 谢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