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群众健身意识增强,健身热情高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审计与质量管理处处长韦军看来,“十四五”期间我国体育事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民健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健身参与者数量持续攀升;健身愈发便捷,形式更加多元,“人人可参与、处处可锻炼”的局面已然形成;运动促进健康以及科学运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村超”“城赛”“冰雪运动”等火爆出圈,健身赛事愈发丰富多样;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交互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韦军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构建多元开放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健身参与者使用运动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实时精准地监测自身身体状况,从而确保健身活动既能达到预期效果,又能保障安全。
作为一名体育人,韦军一直以来十分关注如何发挥体育作为非医疗手段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助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他曾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件《关于推进体医融合,加快构建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的认真办理。“我和团队成员在基层开展体医融合实践中,与基层医生、体育锻炼爱好者以及慢性病患者深入交流,让我更加坚信‘科学运动是良医’的理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交了这件提案。”
关于“十五五”时期体医融合的发展图景,韦军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从“智能辅助”迭代升级到“自主智能体”时代,这预示着体医融合也将会从当前浅层应用,趋向数据融合、智能分析、个性服务、动态调整的状态,为人群搭建体育锻炼与医疗健康互通的立交桥梁,体医融合将会实现更大的突破。
“这种突破可能表现在身体机能的全天候监控分析,健康自主智能体能够预测身体存在的疾病风险,提出防控风险的锻炼处方、作息方法、餐饮食谱和用药建议等综合解决方案;还可以体现在个性化的自适应健康诊断与治疗,通过分析个体运动处方的实施情况,及时反馈健康促进评分,动态调整处方的各要素,确保运动最佳价值的发挥。此外,体医融合服务人才体系也将逐渐成熟,掌握体育锻炼指导能力和医卫健康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逐步并广泛地进入基层医卫编制队伍,成为年轻人追求高热度的职业。”韦军解释道。
除此之外,韦军也关注残疾人康复健身领域的话题,“残疾人健身是‘体医融合’的一种深化,希望可以通过扎实有效的调研提出切实的意见建议,推动残疾人体育朝着无障碍方向发展,让残疾人参与和享受体育,更好地康复机能,助力其从行动和认知上都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韦军拥有着丰富的体育院校工作经验,体教融合也是他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他直言,“十五五”时期,体教融合应始终围绕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总体目标,把“健康第一”贯穿教育全过程。“青少年终身健身锻炼习惯的养成,是体教融合的重要目标,要推动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库,分析体质测量结果、长期运动行为、生活习惯等多元信息,用数据驱动体教融合的活动导向转向健康结果导向。”韦军说。
网址:http://share.rmzxw.net.cn/article/6322606/5.html?t=17621609389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