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记者采访我校校长韦建勋,报道我校新增的足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具体如下:
“紧跟产业发展,今年学校新申报了足球运动与管理专业,以满足广西对足球教师、教练员、足球产业从业人员和足球运动管理人员的巨大需求。”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韦建勋介绍,经过充分论证,学校不仅新申请了足球相关专业,还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不断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人才。
“不仅新还得精,满足高层次人才需求。”对此,韦建勋很振奋,未来几年,广西体专的专业设置在厘清产业、职业、岗位和专业间关系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继续做强高水平专业群,比如体育教育、运动健康专业群,同时培育优势特色专业群,真正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餐旅专业学生到企业参加产教融合实践。 (南宁市一职校供图)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申报专业——茶叶生产与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正在进行制茶实训操作。(广职院供图)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在高级工程师指导下进行机器视觉引导机械臂自主抓取实训。
(广西交职院供图)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女足在老师指导下练习。 (广西体专供图)
■核心提示
学校专业的增删调整,被舆论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之一,备受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
1月13日,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展新一轮高职学校“双高”、中职学校“双优”建设。学科与专业建设话题,进入两会会场。
就在不久前,2024年12月,教育部认定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紧接着,教育部又更新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增设40个新专业。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教育领域专业设置的重磅消息引起广西各高职高专院校、中职学校师生的热议。
广西的新专业增补现状如何?透露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新动向?怎样更好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40个新专业,并非凭空而来
岁末年初天犹寒,但对职业教育来说,却春意乍暖。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更新发布“每五年一大修”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新增设专业数量最多的一年。
根据最新目录,新增设职业教育新专业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且职业学校均可自主设置,符合专业设置基本条件,按程序备案后可于2025年招生。
通观该目录,记者发现,新专业基本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促进数字经济、海洋经济、低空经济发展,服务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需要,以及立足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和聚焦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等所需专业。
“增设新专业,与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有很大关系,也与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不谋而合。它体现的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新技术和新业态,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杰英看来,此次增设的新专业中,大多数专业名称看起来与已有专业相似,但实际上,基本都是产业分工更精细化所产生的新的岗位需求。
有意思的是,在教育部增设的40个新专业中,新增了两个足球运动相关专业,且在足球圈引起了不少讨论。这两个专业分别是中职的足球运动专业,以及高职专科的足球运动与管理专业。
“紧跟产业发展,今年学校新申报了足球运动与管理专业,以满足广西对足球教师、教练员、足球产业从业人员和足球运动管理人员的巨大需求。”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韦建勋介绍,经过充分论证,学校不仅新申请了足球相关专业,还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不断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人才。
“更值一提的是,这些新专业重点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面向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新增相关专业占比超50%。不仅如此,新专业中有近半数是职业本科专业。”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刘良军表示,此次增设40个新专业,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当前产业升级对高品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有效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精准对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2 “广西要什么人才,我们就教什么”
事实上,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广西一直紧跟国家政策,紧追发达省份脚步。特别是近年来坚持将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狠抓落实。
2024年12月26日,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给人惊喜——
“十四五”以来,广西高校新增本科专业点170个,撤销专业点88个。其中,有39个新增本科专业点填补了广西布点空白;全区有职业学校310所,中职—高职—本科有效衔接,在校生规模在5个自治区中排第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数量排全国前列……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科学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让教育与新兴产业实现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广西以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举措。”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覃壮才介绍,近年来,广西每年动态调整专业点近100个,专业设置覆盖广西产业体系全领域;立项建设1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入选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2个。
对此,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杨筱玲认为,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学习和发展机会时,也更好地促进学子就业。
“新增专业很贴近市场需求,其中,建筑加固与修复专业就是与我现在所学专业有关,这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前景,也让职业道路变得更多元化。”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22级学生周榕榕说,“新增专业就像是量身定做的,让我更坚定了探索建筑加固与修复领域的决心,对未来也有了更大期待。”
广西农职大学院学生麦栩滔母亲黄琳说,孩子选择新专业,意味着可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机会。“新专业的设置,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使得职业教育更具吸引力。”
显然,学校增补新专业的背后,是国家和地方对人才需求的前瞻性布局。河池学院副校长贺卫国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升级,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和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说明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模式为主导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就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通道。
“广西要什么人才,我们就教什么。”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毛永幸说,近两年,学校根据市场需求,新申报了康养休闲旅游服务专业,撤销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同时,学校持续做大做强中西餐烹饪、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等“王牌”专业,广受好评。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黄绍光介绍,2024年10月,学校新申报了建筑消防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专业。他说:“大数据技术专业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已在很多学校开设,此次新增设的人工智能数据工程技术专业,是两个专业的交叉融合,适应了近几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而催生的新产业人才需求。”
3 “不仅新还得精,满足高层次人才需求”
专业的增补和优化,反映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直接影响学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方向。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学校将紧紧围绕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办好特色热门专业,源源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技能人才。”自治区政协委员、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温丽容表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自治区政协专门协商的重点课题。新专业的增设,不仅体现在本科教育方面,也为职业教育打了个“样板”。
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了很多新职业,这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一批新兴专业的重磅出炉,广西职业教育又将如何把握机遇?
“依托广西低空交通科创联盟,发挥学校作为广西低空交通创新应用中心作用,在低空交通人才培育、技能培训、科技创新科普等领域深度融合,助力广西低空交通领域发展。”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韦耀介绍,未来五年,学校将深入对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一线及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管理、养护、运行等紧缺领域人才需求,推进专业数字化升级,打造适应产业链发展需求的“金专业”,启动标杆专业点建设试点。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学校将结合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让学生不再为未来职业规划而迷茫。”韦耀表示,下一步,学校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带动智能交通技术、航海技术等优势专业群协同发展,确保高水平专业达到国际专业标准水平,专业数量稳定在50个左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已到职业教育近5年改革发展的“交卷”时刻。各级各有关部门正贯彻落实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持续引导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基础学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冷门紧缺、民生急需等领域的专业,建好建强区域发展急需学科专业,并以急需紧缺学科专业、一流学科专业、专业学院建设为重点,做强广西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不仅新还得精,满足高层次人才需求。”对此,韦建勋很振奋,未来几年,广西体专的专业设置在厘清产业、职业、岗位和专业间关系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继续做强高水平专业群,比如体育教育、运动健康专业群,同时培育优势特色专业群,真正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