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25年11月24日)
陈刚
今天,我们在“壮美红城 千姿百色”举行2025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诚邀海内外嘉宾同赏山水盛景、共谋文旅大计。我谨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西文旅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美丽神奇的广西,是镶嵌在北回归线上的璀璨明珠。这里山川壮美、边海辽阔,文明久远、风情独特,四季如春、花开不败,是一个有历史、有人文、有故事的地方。到广西工作一年来,我时常被这里美丽动人的故事所感染、所打动、所兴怀。今天,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人”。这个人出生于400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一生酷爱旅行,游遍祖国名山大川。50岁那年,他背着竹笈、拄着藤杖,踏上了广西这片土地,一待就是整整一年。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柳州;从“黄金水道”贵港,到“青秀之城”南宁;从神秘边关崇左,到“山歌之乡”河池,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广西。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在桂林一地,他就爬了320多座石山,钻了60多个岩洞,攀了9次岩,写下了5万多字的游记。在他最终写成的游记著作中,有三分之一篇幅是广西山水风情。他,就是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也是我心目中“诗和远方”的历史代言人!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村”。这个村坐落在右江边上的福禄河湿地,青山绿水环绕,百年古树成荫,尽管天生丽质,却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穷得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如今走进那里,您会看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村中不仅有非遗展馆展陈,有红色教育基地,还有各种传统工艺作坊,农文旅融合发展,“体验+消费+就业”良性循环,每天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贫困村成了“国家森林乡村”。在那里,乡愁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这个村,就是我前不久刚刚去过的百色市右江区福禄村!
第三个故事是“一座城”。这座城紧挨着中国和越南的边境线,140年前中国军队大败法国侵略者的“镇南关大捷”,让这座小城在中国近代史上熠熠生辉。新中国成立后,千年雄关——镇南关被更名为友谊关,见证了这座小城从边关要塞到开放枢纽的蜕变,更镌刻着中越“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过去边民肩挑背扛做点边贸生意,如今车货穿梭、游人如织,15秒过卡,24小时通关,东盟水果从这里新鲜直达,中国制造从这里畅行世界。今年恰逢中越建交75周年暨人文交流年,跨境一日游、两日游持续火爆,边关旅游节欢乐交融,前三季度通关量达300万人次、进出口总额达4400多亿元。这座城,就是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的凭祥市,正以开放包容之姿,续写着文明交融的新故事,成为广西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一个人”、“一个村”、“一座城”,三个小故事串起了广西文旅长卷的动人篇章。绚丽多姿的壮乡大地,这样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这两天,大家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嘉年华活动,还将走访边关风情、民族文化、跨境旅游、长寿养生等线路,一定能切身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与多元、传承与创新、交融与共生。
在这里,您可以观赏自然风光之奇。全球三分之一的喀斯特地貌在此汇聚,漓江、红水河、十万大山、大石围天坑群、北部湾海滨海岛等无数奇观令人叹为观止,支撑起广西“全域皆景、四季宜游”的文旅版图。在这里,您可以体验文化交融之盛。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12个世居民族团结和睦,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以及壮锦、铜鼓、刘三姐歌谣等70项国家级非遗,历史文化、海洋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在这里,您可以细品生态宜居之韵。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60.2%,负氧离子含量领跑全国,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更是颐养身心的理想家园,置身“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大新明仕田园、猫儿山森林康养基地,就能充分享受“轻煮时光慢煮茶”的悠然。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宾至如归之暖。热情的壮乡拦门酒,热闹的瑶寨长桌席,欢腾的侗乡合拢宴,让人回味无穷的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以及回味悠长的油茶、草木清香的五色糯米饭,每一种民俗、每一个节庆、每一道美食,都饱含着广西人民的淳朴与真诚。
这里长期沐浴着党和国家的温暖与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发展念兹在兹、对各族人民深情牵挂,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旅游产业大有可为,嘱咐我们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守护好八桂大地的山水之美。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推动“AI+文旅”深度融合,2025年前三季度全区接待游客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9%,旅游总收入9100多亿元、同比增长13.6%,文旅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文旅产业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人们对高品质健康旅游的追求,为广西文旅发展带来了新的时代机遇。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广西实际,我们决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持续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奋力打造颜值更高、品质更佳、服务更优的旅游目的地。
我们将着力推动高水平的文旅融合创新。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文旅”行动,运用现代科技全方位赋能文旅产业,挖掘和整合广西特色文化资源,开发非遗数字博物馆、红色文旅精品线路,打造独具桂风壮韵的文旅体验项目和业态,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新热点。
我们将着力构建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高标准打造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提质发展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精心培育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推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广西特色的精品线路和文旅产品。同时拿出更多优质资源开展招商合作,大力引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旅投资者和运营商,讲好广西故事、做好山水文章。
我们将着力深化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世界各国的文旅交流,共同策划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跨境旅游品牌和线路,不断提高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加强与国内重要客源地的联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拓、品牌共铸。
我们将着力营造高效能的服务保障环境。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优化“一键游广西”平台,持续完善“快进慢游”综合交通网络,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便利化、人性化改造,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广西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顺心、游得欢心、购得称心、玩得开心。
山水再美,无人共赏也只是漫长的寂寞;文化再美,无人同行也难成时代的和声。我们愿与大家以心相交、以行相伴、携手奋进,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共同书写广西文旅事业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