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传媒体专
传媒体专
人民政协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韦军教授的专访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07 编辑:高婷 来源:人民政协网 浏览次数:

2023年11月29日,人民政协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韦军教授的专访:专家视角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育素养待全面提升——访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教育学院院长韦军详文如下:

2020年8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近年来体教融合的进展如何,韦军委员认为,体育强国路虽远,行则将至。我们听听他是怎么说的。——编者

我们目标是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从现在开始青少年就要了解体育、热爱体育,要欣赏、发掘、交流体育的美。了解之后才能够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只有自己身体力行,才能够收获体育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愉快。最后我们的目标是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人生路漫长,体育应该终身伴随。

2023年11月5日至15日,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简称“学青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的通知》指出,举办本届学青会是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增强青少年和学生体质,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

学青会展现体教融合风采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23年全国“两会”,我们知道您就学青会提出了一份提案?

韦军:是的,我提出了《关于加大支持广西筹办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的提案,希望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有关部委为广西举办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提供支持。这是第一次在体教融合政策措施出台以后把学生运动会和青年运动会合在一起举办。考虑到合办后组织的难度比以前更大,作为承办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筹备、组织、宣传等方面的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的,尤其的办赛各方面的人才显得尤为不足。因此,需要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对办赛的支持和帮助。提案后来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积极采纳,派出了多个工作团队到桂指导赛会全程运作。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您刚才说这是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召开的第一届学青会,这次学青会如何体现了体教融合?

韦军:首先要正确认识青少年体魄锻造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体育赛事只是体现了体教融合成果的一部分。体教融合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不仅仅是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还包括体教融合对优秀竞技运动员培养的推动作用。因此,首届学青会就是检验政策出台三年来我们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包括体教融合的受重视程度,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效,体育文化推广和普及的情况,青少年对体育的认识和了解,老百姓对体育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等等。通过这次学青会我们看到,青春阳光的优秀运动员形象得到了青少年的认可,一股新的追星热潮正在形成,追求健康美、运动美、自然美的观念体现了青少年积极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我国为什么要特别提出体教融合这个理念?您怎么理解体教融合这个理念的内涵?

韦军:过去我国的竞技训练和学校教育是彼此分开的。从事高水平竞技运动训练和我们的学校的体育教育不在同一个体系里,我们姑且称之为“体教分离”。为了提高竞技水平,在体校的重点工作就是进行竞技训练,文化学习往往被忽略,但这样的结果是不利于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的。比如,一旦运动员伤病等客观原因导致的竞技能力上不去,必须要选择放弃时,不少运动员缺少角色转换所必需的知识体系,导致就业之路非常狭窄,一些负面的结局也打击了试图投身竞技训练的学生和家长的信心。通过改革出现了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中开展的“体教结合”的模式,青少年运动员在体校集中开展专项训练和文化学习,根据运动员成长的渠道正常升学,无论最后运动成绩如何一般都可以获取中专以上文凭。“体教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客观原因体校的规模都相对较小,优秀运动员的金字塔基底不够宽厚,这也造成选拔的面不够广,对于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全面度、拔尖度和延续性都有所限制。

“体教融合”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把体育和教育有机相融,在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上目标一致、同向发力。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包含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两大战略目标,解决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保障青少年运动员享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使竞技体育资源进入教育系统之中,打破体育和教育的壁垒,让广大青少年参与到其中。以体育来强身健体,以教育来树德增智,让有实力有天赋的孩子在体教融合当中健康成长,优秀运动员从学校教育中脱颖而出,创新了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保障的方式。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体教融合的理念已经提出几年了,在实践中的落地效果如何?

韦军:从过去的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再到今天的体教融合,有了质的飞跃。

体教融合实施以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就:第一,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各地出台了适应当地的体育课与教育实际需求的体教融合相关政策和标准。第二,适当增加了体育课的比重,在学校的教育体系当中增加了体育课程的教学的时长。第三,针对体育和健康教师的业务培训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工作增多了,提高了体育教学的业务能力。第四,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改善,新建、扩建了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场地资源方面的保障。第五,创办了不少各类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和青少年体育组织,让青少年有更多的途径参与到体育活动的锻炼,参与到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当中。第六,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家庭和社区也共同参与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体教融合的社会氛围。第七,学生的运动表现纳入学生整体的评估当中,例如体育科目纳入中考。第八,现阶段开展体教融合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大量增加。比如,此次学青会的科报会,关于如何做好体教融合的研究论文就占了较大比例。

体教融合政策出台后,各级体育和教育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青少年体魄的锻造是一项重要工作,其中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参与,家庭作为基础,学校作为主体,社会作为保障,三方面共同努力来保证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养成、健康理念的增进。

体教融合呼唤多元发展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体教融合对体育老师的素质素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您所在的学院是培养体育老师的,现在体育老师的培养跟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

韦军:我们不能把体育课当成体育老师带着学生在运动场上进行一次球类玩耍那么简单。体育老师要提升孩子们的体育审美,增强孩子们的体育素养。一个人的体育素养应该包括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健康习惯、心理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审美、文化思维还有安全意识,是一项综合的素质。

就我所在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而言,除了体育技能的教育以外,我们还加入了体育素养、体育文化的内容。我们一直强调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拥有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我们相关的课程还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技术和文化的学习,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给中小学生教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团队对广西和全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传承、推广,积极组织竞赛展演加以传播,这不仅发挥了民族体育项目的健身和教育功能,还保护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下一步我们深化体教融合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发力?

韦军:体教融合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各地各相关部门需要制定适合度高的政策措施,在实践当中又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加以解决。比如说首届学青会,除了奥运项目之外,还有滑板、街舞等新兴项目,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也列入比赛当中。我们竞技运动员的目标有为奥运增光添彩,也有全民健身追求健康,还有民族体育传播文化。各地因地制宜,设计适合体教融合的多元的项目类型,只要能够达到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的目的,都可以让参与的学生更加多元地选择。青少年通过多元体育项目类型的接触和学习,能对他们的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起到帮助作用。此外,体教融合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全面参与,离不开关心热爱体育的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总体而言,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惠及所有青少年,青少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少年体魄强健,国家未来的事业才有希望。我相信,体育强国路虽远、行则将至。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体教融合促进体育强国建设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我了解到您从小就喜欢体育,您认为现在的体育氛围跟过去相比有哪些变化?

韦军:我的体育情怀源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正是当年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把我拉入学体育干体育的行列。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我们受到的社会认可、尊重在逐步提升。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没有很多文化生活方式,体育活动在老百姓当中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当今天很多青少年沉迷在网络游戏、手机短视频,不再愿意做身体活动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让他们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走到运动场去锻炼身体。在首届学青会开幕式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发言中提出让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这两小时是在学校里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离开学校再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保证每天两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很有必要,这是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时间保障。我国青少年整体的体质水平在体教融合实施以前是不容乐观的,尽管因为营养得到保证,青少年身体的形态指标已经超出了上一代人。但是身体素质并不是那么理想。举个例子,很多学校男生要进行引体向上的考核,一个班级里面能拉上三四个引体向上的都不多,很多男生一个都完成不了。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如果这个时候不重视,体质下坡会变成无可挽回的状态。体育强国建设要求我们不能只是拿奥运会奖牌,体育强国的特征是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达到高水平,体育活动成为自觉的国民行为习惯。因此,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很重要。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

韦军:全社会都要认识到体育不只是学一个技能,我们的体育素养亟须加强。我认为体教融合需要重视体育文化,在青少年知识体系当中必须要有好的体育文化,例如奥林匹克的历史。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表决通过,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入“更团结”,把奥运会上升到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3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一起向未来”,从美好愿望向实际行动转变,从满怀期盼到亲身参与,前后一脉相承,后者更有力量。我们把奥林匹克文化传承发扬光大的精神,应该传递到青年人身上。不仅如此,青年学生还要了解新中国几代体育人努力拼搏形成的中华体育精神。深刻理解“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背后蕴含的中国力量,深刻领会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份精神在不同阶段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强国行动。

总之,体育强国的建设离不开体育文化的支撑。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7.2%。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体育热情。但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知识科普工作以及体育审美还迫切需要加强。

再者,我们一定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常识,包括不同项目的发展历史,项目竞赛主要规则有哪些。还有就是了解体育健康知识,了解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体质基础如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运动项目,如何科学地开展锻炼或训练,怎样收获好锻炼的最大价值等等,这也很重要。

最后是体育欣赏的能力。体育比赛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竞技是运动员超越自我、展示技能、表达勇气、体现意志的文化活动。一些团队项目中因其独有战术应用、团队配合、以弱胜强精彩博弈而吸引人,不少户外赛事在风光旖旎、景色优美的场地举办,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欣赏体育竞赛,能够感悟生命、释放压力、激发斗志。体育的美无处不在,它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热爱、去融入。

相关链接:

韦军,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学博士,教授。从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科研、服务工作近30年,现为广西科技专家库、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体能训练和运动康复团队专家。

      网站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jI4MjU0Ng==&mid=2247500088&idx=2&sn=2318e419acaa4a97e9786282e41524cc&chksm=ea4f0d65dd3884732c1b8cb9367ad54807b31d0ebbdf331a0403b86370688eb091380b947801&mpshare=1&scene=23&srcid=1205TfuUCt9ofDbIlrBJAs6b&sharer_shareinfo=0dcdab32753d32dc46441a96573987b5&sharer_shareinfo_first=0dcdab32753d32dc46441a96573987b5#rd


相关新闻

扫一扫关注
学校微信公众号

举报须知

我要举报

举报电话:0771-2825551

举报邮箱:gxtzjjjcs@163.com

地 址:广西南宁市公园路2号四楼纪检监察室 邮编:530012

信访

信访电话:0771-2810790

书记、校长信箱:gxtzxf@163.com

地 址:广西南宁市公园路2号综合楼五楼学校办公室信访办 邮编:530012